正文信息
傳特拉斯建造全球最大電池工廠 A股“小伙伴”望跟風
鋰電中國瀏覽量:1265時間:2014-02-27 09:16:59
02月27日訊 最近,特斯拉喜事連連,市場更傳出特斯拉即將耗資20億至50億美元建造全球最大的電池工廠,工廠建成后將為公司帶來額外收入,同時大大降低電動車成本,幫助特斯拉進入中端市場。受此影響,特拉斯25日股價暴漲近14%,26日股價再次上漲逾2%,報收253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特斯拉顛覆了美國汽車產業的同時,也有望成為汽車電池商業化市場的領導者,顛覆這個價值萬億美元的產業。
我國新能源汽車政策不斷,電池類上市公司有望最先受益,投資者可多關注。
概念股一覽:
中信國安:
中信國安(000839,股吧)盟固利(簡稱MGL)主要從事鋰離子二次電池關鍵材料和高能量密度動力鋰離子二次電池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和錳酸鋰的生產廠家,同時也是國內外唯一大規模生產動力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廠家。
杉杉股份:
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產能1200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公司子公司東莞杉杉電解液的銷售額與銷售量目前已經排名國內第二位;控股75%的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擁有年產5000噸鋰電正極材料的生產規模,鈷酸鋰年生產能力為4000噸,錳酸鋰500噸。
中國寶安:
控股55%的貝特瑞公司鋰電池碳負極材料國內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國內第一,目前全球第三;控股75%的天驕公司,主營的三元正極材料,08年銷量居國內第一,市場占有率30-40%。
金瑞科技:
公司子公司長遠鋰科(公司占16%,大股東占84%)是專業生產鈷酸鋰的高新技術企業,新型鋰離子正極材料鎳鈷錳酸鋰其比容量比鈷酸鋰高出30%以上。
當升科技:
公司是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主營鈷酸鋰、多元材料、錳酸鋰以及其他鋰電正極材料,產銷規模已位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
天齊鋰業:
公司為國內鋰產品龍頭,有望構建覆蓋鋰礦資源、鋰鹽和鋰金屬加工三大業務體系;公司的潛在風險在于沒有鋰資源,原料礦石均從國外進口。
南洋科技:
公司參與發起浙江泰洋鋰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5%),經營范圍為鋰離子電池隔膜及鋰離子電池其他材料,擬建設年產15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預計年均銷售收入1.2億元,年均凈利潤2500萬元,項目建設周期1.5年。
德賽電池:
公司是國內最專業電池生產商之一,主要經營一、二次高端電池產品及電源管理系統產品,產品系列豐富;主要資產是分別控股75%的電池公司、藍微電子和惠州聚能三家子公司,以及間接控股的惠州鋰電和參股公司惠州億能;旗下子公司控股75%的惠州聚能主要進行動力電池的前期研發工作。
- 相關新聞:
- ·注意:電池用磷酸鐵、高純碳酸鋰、化纖用二氧化鈦、超細羰基鎳粉等50多項粉體相關行業標準報批公示 2021-08-07 10:08:10
- ·鋰電池正極材料加了氧化鋯后,性能大幅度上漲 2021-07-31 09:37:38
- ·加碼鋰電池布局,龍佰集團擬參與新建10萬噸磷酸鐵生產線 2021-07-31 09:22:35
- ·涉及醫藥、電池、石墨烯,天津“十四五”規劃中的新興材料產業還有哪些? 2021-07-24 10:00:52
- ·鋰電產業周報:動力電池“軍備競賽”升級 固態電池產業化競爭拉開帷幕 2021-07-17 08:26:16
- ·“98.51億”的億緯鋰能 2021-07-07 15:06:00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鋰電中國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鋰電中國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鋰電中國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鋰電中國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鋰電中國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鋰電中國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最新資訊更多>>